第(2/3)页 徐妙锦主管技术研究和制造局,也就是金陵十八坊。 在修建金陵长江大桥这件事上自然也是委以重任,担任技术主管,负责这座桥的一切技术事宜。 所以朱允熞在巡视的时候,才会带上徐妙锦。 “还是不够吗?”朱允熞眉头紧皱,啧了一声,摇头道:“现在大明当真是无人可用了。” “劳工紧缺!” “要是再削减农民的数量,只怕大明有可能出现粮食危机!” 大明仍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至少在农业这一块儿,朱允熞必须死守住红线! 不可能放弃农业,否则大明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 大明的粮食很快就会不够用的! 毕竟,周围这些小国,能提供多少的粮食? 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嗯,的确如此,现在京师之中,许多工厂也都缺人,只能不断的提高待遇。” “甚至连金陵十八坊现在也是缺人的很。” 徐妙锦也是感叹道:“以前倒是没这么觉得,现在才发现,大明可用的人力,实在是太少了!” 但朱允熞却摇了摇头。 说道:“不是人力少,而是被束缚在田地间的劳动力太多!” “这一点,还需要你们技术研究和制造局多多费心,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培育出优良的稻种才是。” “还有革新各种农用器具。” “另外一方面,我也得督促各个地方,抓紧兴修水利才行。” “让他们发债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朱允熞明白,只有做到旱涝保收,才有可能让大明的百姓从田间地里的束缚中走出来,同时,也能让朱允熞大胆的放心让他们走出来。 否则为了大明的粮食安全考虑。 就算是这些人想出来,朱允熞也不会让他们出来! 不过,真当大部分人从田地的束缚中解放时,朱允熞又将面临另外一个难题。 ——现在的大明,除了京师之外,其他所有城市的虹吸能力,都不够! 只不过,这都是极为遥远的话题了。 朱允熞现在的所思所想,还是在如何能让着金陵长江大桥早日完工,多增加一些可用的劳工数量。 尽快修建完毕。 但金陵长江大桥毕竟是一座桥,虽然庞大无比,但劳工数量也并非是越多就越有用。 最为关键的,还是技术上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