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要建造出金陵长江大桥这般巧夺天工的大桥,不死上一些人,便是徐妙锦自己也不相信。 但这时候的朱允熞,却没什么太多心思去听这些。 完美的方案,本就不太可能存在,便是长城,也有孟姜女哭长城这样的典故。 为了千秋万代,必要的牺牲,在所难免。 便是朱允熞前世,也不得不让年轻人牺牲自己的一生,为国家做贡献。 现在的大明,更是在所难免。 朱允熞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劳工的待遇,让每一笔补偿的款项,能落实到牺牲之人的家人身上。 这些都是为大明功业付出过的功臣! 朱允熞自不会让这些人寒心! 徐妙锦所说的这些东西,朱允熞早就考虑过了,所以他并没有搭话,而是指着远方浩浩荡荡奔赴长江的数十万劳工。 说道:“今朝有数十万劳工。” “来日,更将会有上百万劳工在此,为大明修建金陵长江大桥!” “这些人,不仅仅是劳工,更是拉动大明经济的支柱!” “同时也是为大明发展立下血汗功劳的功臣!” “你看,从这个地方,将会兴起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到时候,便是从这里望过去。” “也只会感觉到这座大桥的无比庞大!” “更是能深刻体会到大明之国力!届时,试问天下谁人不归心,又有哪国使者看了,不吓的失魂落魄?” 朱允熞满是激动。 用手指着将来会要修建的大桥的地方,仿佛这里已经出现了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 就好像是他亲眼所见一般。 能将其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徐妙锦听着朱允熞所描绘的远景,心中也不由激动,若是当真这么一座大桥完工。 只要是看过这座大桥的人,只怕都会坚定的归心大明。 别看大明建国二十余年,但天下间,未曾归心大明的百姓,却可以说是多不胜数。 大部分百姓,都并不在乎当今的朝廷到底是谁。 就算是换了一个王朝,对这些百姓来说,也是一样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变化。 该是农民的,仍然是农民。 该是奴隶的,仍然是奴隶。 他们又何必在乎当今的朝廷是谁?又何必在乎当今的天子皇帝是谁? 说不定直到现在,大明的偏远地区,仍然有弄不清楚年号,乃至皇帝是谁的人。 而且还是一抓一大片! 可随着金陵长江大桥修建完成后,事情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一座超出时代的大桥,一个宏伟到了极点的奇观,最是能让人感觉到何为震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