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莫要说这些可笑的言论了!” 方孝孺已经是豁出去了。 就算是把朱允熞得罪死,他也要捍卫理学! 朱允熞不过区区八岁的小孩儿,能懂多少圣人学问? 今日所言,怕不都是背后有心之人教导的! 想要颠覆儒家,想要颠覆程朱理学! 想要针对他们这些士大夫! 若当真如此,他方孝孺便是死也不惧!定要捍卫理学!让朱允熞知道,他们这些儒生不是吃素的! 若是惹急了眼,就算是让大明换一个储君也不是不行! 但他没想到,朱允熞今天还当真就是和他辩论来了。 朱允熞就是要从理论上,碾死程朱理学! 让这套理论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 “哦?是吗?” 朱允熞再次发问:“子曰:克己复礼。” “若是按照你理学所言,可格物致知,只要明天理,便能成圣人。” “又何须复礼?” “除却天理,皆无用也,那岂不是说,圣人所追求的东西,也是无用?” 方孝孺的冷汗一下子流了下来! 因为朱允熞着着实实讲到了程朱理学的痛处! 简单来说,程朱理学实际上是一种儒教,先是给大家定了一个目标,也就是所谓的天理。 大家只要去穷究天理,那么就可以成圣。 也就是所谓的‘内圣’。 一味的只在克己,而完全没有复礼的倾向,认为只要能够克制住自己,存天理灭人欲,便能成圣。 这是对圣人之言的曲解! 但更让方孝孺震颤的是,朱允熞的话还没说完。 并且之后的话,字字诛心!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你倒是解释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你们理学的阐述,天性至善纯良,而人性则继承了天性,这便是人们追寻天理的原因。” “但圣人却说,天性本没有什么不同。” “性无善恶。” “而你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出自中庸,同样也为讲明,天性之善恶。” “若天性本无善恶!” “那这天理,又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 朱允熞终于图穷匕见。 矛头直指程朱理学的核心:天理! 若是这天理都站不住脚了,那所有的一切,全都站不住脚! 而程朱理学天理的根源则是出自孔子对仁的定义。 但问题是,孔子根本没有对仁,对于人性,做出过定义。 所以朱允熞才说,二程和朱熹不过是在借着儒家这层皮,在阐述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二程比董仲舒更过分的一点是。 二程吸收了佛学的内容,在内容上与佛学、道学极为相似,这所谓的天理,就类似于‘道’,也类似于佛家的‘如如’。 万法真一,至高无上。 而朱熹也同样如此,更是引用佛教‘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的理论。 来阐明天理分化万物,而万物归于天理的理论。 所以这程朱理学,还当真和孔子扯不上多少关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