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到现在为止,朱允熞仍然无法确定,与倭寇勾结的,到底有哪些人。 齐泰供出了朱允炆,他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行动。 一方面是因为仅凭齐泰的供词,仍然无法将朱允炆彻底钉死。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察觉到,除了朱允炆,应该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毕竟,齐泰都不知道私藏倭寇的实际操作人,竟是驸马欧阳伦。 但不管怎么说。 正如齐泰所言,朱允炆虽然想让倭寇袭击老朱的御驾,却并不想真的致老朱于死地。 如今,朱允熞才是储君。 若老朱真有什么意外,他便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 朱允炆没有那么傻,不会辛苦为别人做嫁衣裳。 其他人也一样。 也就是说,他们利用倭寇,并不是真的想行刺圣驾。 更别说,后来倭寇的行踪更是暴露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行刺圣驾,无异于痴人说梦。 根本行刺不了! 倭寇也一直没有行动。 但他们一定在筹划着什么。 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再开始的意图。 利用倭寇,来挑拔他和老朱的关系。 仅仅是不痛不痒,装模作样的行刺老朱,未必能达到这个目的。 相反,还会引起老朱的怀疑。 认为他们就是故意来挑拔爷孙关系的。 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他们要栽赃陷害,便需要找到倭寇和朱允熞勾结的“证据”! 这个所谓的“证据”,无非是两点。 一是人证。 二是物证。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在等对方行动。 而对方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在等待时机。 另一方面,应该一直在炮制“证据”。 心念飞转间,外头有人来报。 “启奏陛下,衡王殿下,吴王殿下求见。” 朱允炆和朱允熥? “大半夜的,他们两个怎么来了?还是一起来的?” 老朱微微皱了皱眉,看了朱允熞一眼,道:“宣!” 不一会儿,朱允炆和朱允熥走了上来。 “参见皇爷爷!” 两人一齐拜倒。 “你们两个,不好好在朝中呆着,随着姚广孝好好编纂《洪武大典》,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老朱似喜似怒,道:“咱身体硬朗着呢,你们不须担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