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非太孙有天纵英武之资,弹指间平定东南倭患。东南百万百姓,就要因你之私,而置于水火之中,无数人因你而死,你竟然还有脸说自己是为了天下亿万苍生?” “难道东南百万百姓死掉,半壁东南毁去,天下亿万苍生就得救吗?” “世间岂有如此荒谬之理?” 杨靖越说越激愤,越说声音越大,直震得在场的官员,个个耳中轰鸣。 “太孙殿下开海禁,你亦以为不行。” “盖因你鼠目寸光,认为倭寇不能平定,若开海禁,则一夕而乱,天下不安。” “可太孙不过是弹指间,便将东南倭寇,连根拔起,再开海禁,利天下万民,你可曾想到?又可有此之能?” “黄子澄,你不过读了几本圣贤书,尚不明圣贤之言,不通书中之理,既无盖世之才华,更无天生之英明,不晓是非,不明对错,为一已之私利,上弃君王,下弃百姓,亦忘圣人之教诲,百姓之期许,死到临头,你还不知悔改,仍敢说自己没错,古往今来,大奸大恶之人,无过于你!” 杨靖伸手一指,浩气凛然。 黄子澄的身躯,像是瘫软了一般。 这些日子,关在监牢之中,他也曾想过许多。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若是错了,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天下的罪人? 若是错了,那他自诩的正人君子,忠奸义胆,岂不是都成了一个笑话? 若是错了,那自己有何面目对天下人,有何面目对父老妻儿? 不,我没有错! 哪怕是死,他也不能认错,也不愿认错。 故而,他在狱中不断的催眠自己,欺骗自己。 此际被杨靖一骂,就好像被剥开了伪装的外衣一般,顿时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这比让他受刑罚,受鞭笞,还要痛得多。 杨靖一挥手,令人拿来一个甘薯,已然烤熟,衙役上前,交到他的手中。 “这是太孙殿下所献的甘薯,你且吃一口。” 黄子澄猛然抬头,望向杨靖,目露不解之色。 他颤颤的,将马铃薯送入口中,咬了一口。 满口皆香。 这些日子在锦衣卫镇抚司的大牢,虽然没有提审,没有受刑,但吃的东西自然是很差的。 此际骤然吃得如此美味,便好似毕生所食,皆远不及此物,皆能弃之如敝履。 “这是太孙殿下所献,一亩所产,三千七百余斤。” “若推而广及天下,则世间再无饥民,仅此一项,太孙之功,可追三皇。” 啪! 黄子澄手中的甘薯,掉落在地。 他有些茫然的望向昔日同僚。 “杨尚书所言,句句属实,是陛下让我们大臣一起将此物从地里挖出来,当着我们的面秤量的,一亩之地,共计三千七百五十二斤。” 齐泰记得分毫不差。 黄子澄的身体,骤然向后一仰,原来跪着的身体,已瘫坐在地。 若是别人来说,他当然不信。 但齐泰是他的至交好友,黄子澄很清楚,齐泰不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欺骗自己。 那太孙献甘薯之事,就是真的。 仅凭这一功绩,他如何能比得上? 若是太孙真有不测,此物毁去,那他又是犯下了何等大罪呢? 牺牲东南百万百姓之性命,他还可以自欺欺人说是为了亿万黎民。 但甘薯一物,可解天下苍生之饥,他又该如何面对? 我真的错了吗? 黄子澄只觉脑海中,如有万针刺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