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惠而实,兵马使-《斫宋》
            
            
            
                
    第(3/3)页
    呃。
    七百文。
    也就是料钱。
    羊肉半斤。
    再加上衣服、出行、喂马等“津贴”一年大概十二贯左右。
    并且还要打个折——经常领不到全乎。
    李寇心中颇惊喜,上一次来的只是恩旨。
    便是不经过三省录名的圣旨。
    这次可是河西房提名,枢密检详官审阅,枢密院批准,吏部考察过后通过,真正写进小吏房卷宗里,拥有正式告身的官员。
    麻烦吗?
    麻烦的厉害。
    李寇原本最担忧的,还是自己的年龄。
    宋廷有规定,因战功而授予官职年龄是有限制。
    最重要的是,有了官职再任命位置基本上都在二十岁以上。
    这次好,给了个从九品的小官那是可以疏通泾原路的渠道拿到差遣的了。
    “还有。”
    李寇正要长揖谢过赏赐,却被宿元景摁住了。
    “告身不要了?”宿元景自顾打开一道枢密院的任命,读一遍,原来是枢密院直接给了李寇差遣,因为是奉旨因此也打破了“成年之后给差遣”的惯例。
    但……
    “由泾原路荐举,枢密院执事保举,差为北原军寨知寨,北原弓箭手部将。”宿元景警告,“尔当奉公守法忠君报国……”
    屁话不用听。
    李寇心中半是喜悦半奇怪。
    喜的是差遣竟然也定了。
    三班奉职,对应的是北原军寨知寨,这和寨主可不同,是官方认定的军寨之主。但前面又说过是北原之主,因此他这个位置除非有大过否则只要关系过硬就没人能够拿走。
    而兵马使这个官职,对应的差遣便是北原军部将。
    依西军制五人为一伍,帅伍长;两伍为一什,什长统;五伍为一押,有押正;两押为一都,设都头;两都为一队,有队将。
    又以两队为一部,统领者便称为队将。
    也就是说,李寇有统领两百人到两百二十五人弓箭手的资格了。
    没这个任命?那便是造反!
    但他也知道,这恐怕是童贯帮他争取的差遣。
    可这本该是泾原路经略使府宣布的命令却怎么就成枢密院宣读的命令了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