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许温从未想伤害过夏柠。 他一开始仅仅只是想要一段普通的恋爱,但现在看,他想的有点简单了。 “妈知道你现在压力很大,妈也帮不上什么忙,但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家里肯定都有热饭,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也都能过。”戴贵珍主动安慰道。 她从来都不希望儿子这么累的活着,承担这么大的压力,但她也知道,孩子也有孩子自己想做的事。 身为母亲,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 戴贵珍说的话,许温都一一答应下来。 像他这个年纪的男生大多会觉得家长唠叨,但现在的他却只觉得温暖。 有母亲在的日子真好。 “还有一件事。”戴贵珍刚转身准备去客厅,却又突然转了过来。 许温站在原地默默听着。 戴贵珍语重心长:“若若是个好女孩,这次你要是真想处,就处的时间长一点,别再像过家家一样只处几个月了,那样没意思。” 作为母亲,她最担心儿子成长为像他父亲那样的男人。 许温苦笑一声,这事他真是冤枉啊。 顾星若和夏柠都是好女孩,难道他就不是好男孩了吗? 也希望这些好女孩能好好珍惜他一下,不要动不动就把他关起来,玩什么病娇play。 许温知道解释没用,他只好再说一句:“知道了,我肯定好好处。” 有了这句话戴贵珍终于放心。 她不希望儿子有多大富大贵,她只是单纯的希望他幸福。 临江大学的招聘会结束后,许温又带人去多个大学招聘。 在巨大的福利的诱惑下,有很多应届生都来他们这投递简历。 来应聘的人很多,但留下的人很少。 许温这是个初创公司,看似招聘条件宽松,实则非常严格。 有万志和贾明亮两位大佬在,他们经过接触便能看出来这些同龄人哪些是真有本事、哪些是来滥竽充数。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蒋夏青也对两人有所改观。 招聘条件严苛,再加上他们特别的合同,所以真正入职的人并不多。 这份合同是蒋夏青制定的,新招进来的大学生要和公司签订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多本来符合条件的看到合同后就放弃了。 合同中说明,公司将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每周至少8小时的专业技能培训课,一切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 平时工作中边学边干,工作时会有技术大牛亲自指导。 至于这些高手当然是蒋夏青高价从别的公司挖来的。 在培训期中,工资和正式工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合同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如住房补贴、在职硕士学历补贴、奖金等等。 每一条都相当诱人。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合同中规定员工在培训期结束后至少要为公司服务至少三十六个月。 如果第一年离职,便要付百分之百的违约金再加上培训期的全部费用。 第二年离职违约金降至百分之六十。 第三年离职违约金降至百分之三十。 除此之外,合同中还规定了严格的竞业协议。 待遇和福利都很好,但限制同样很多。 有很多人看到合同后当场便被吓退。 毕竟许温的公司才刚刚成立没多久,没人敢赌这个公司三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万一要是半死不活还苦苦支撑,不就浪费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三年时间? 要想提前离职的话还要付违约金。 离职后要是还想去其他互联网大厂,在这家小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HR看的上。 如此严苛的条件下,许温走遍了各个高校,最后勉强凑了个三十四人的团队。 其中五人是蒋夏青千辛万苦从其他公司挖来的技术大牛,有丰富的项目经验。 再加上许温从原公司带来的三人:万志、贾明亮和薛叶鹏。 这八人便构成了项目的核心团队。 基本覆盖了技术端的全部岗位。 剩下的二十六人则全部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眼看团队的人差不多了后,许温便没再急于继续扩张团队。 先开工让软件跑起来再说。 剩下公司缺少的岗位他以后再慢慢找,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拿出产品。 没有产品之前,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新来的大学生边干边学,他的公司也边干边完善。 团队人不多,但也够用。 许温记得以前在营销号上看过,饿了么刚创立的时候,团队里总共也没多少人。 组建好团队后,许温终于迎来公司正式开工的第一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