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喧闹-《时妤祈安》


    第(2/3)页

    宋时妤抬眼一看,屋内更是珠光宝气,好不耀眼。淮南王夫人和二夫人胡氏都坐在那里,身着华服,头戴珠翠,面容端庄,气质高贵。而祖母旁边,还坐着一个美貌女子,打扮得就像神仙妃子一样,一身锦衣华服,头戴金钗玉饰,美得令人窒息。那女子长得极美,丹凤眼炯炯有神,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和祖母谈笑风生,一点不拘束,但又不失高雅,举手投足间尽显皇族郡主的风范。宋时妤心中暗自惊叹,感觉就像看到了凤凰一样,高贵而不可触及。

    她连忙上前,给正在和郡主聊天的祖母请安,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恭敬与敬畏。祖母一脸满意,看到合乡郡主眉眼含笑,就知道她和周三爷夫妻和睦,心里特别高兴。看到宋时妤来了,祖母笑着对郡主说:“这就是小时妤,别看她年纪小,手艺可是了得。”

    郡主打量了宋时妤一番,见她年纪尚小,面容清秀,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但她的目光还是不经意间掠过了刚请安的董香,那温婉美丽的模样让她眼神微微一暗。随后,她笑着对宋时妤说:“听说亲事的时候,花结、荷包还有剪纸都是你做的,真是不容易。小小年纪,就能做这么多事情,辛苦了。”

    宋时妤见祖母和郡主都笑眯眯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忙轻声回答:“为主子做事,哪里谈得上辛苦。祖母重视婚事,让我不用做其他事情,只需在旁边绣荷包。郡主说我辛苦,我其实不觉得,反而觉得这是份轻松的活儿。”她又补充道:“祖母嘱咐我一定要尽心尽力,不要耽误了正事。所以才有了这些绣活,能得到郡主的喜爱,是我莫大的荣幸。”她只承认是因为祖母重视合乡郡主,所以才得到了郡主的青睐,言辞恳切,让人无法不信。

    郡主听了,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她侧头吩咐旁边的丫鬟送宋时妤出去,声音温柔而坚定。宋时妤出门的时候,看到郡主的大丫鬟长得花容月貌,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可小觑的气势。那丫鬟悄悄往她袖子里塞了一个荷包,动作迅速而隐秘。宋时妤抿嘴一笑,向外头大丫鬟道谢,然后回头望了一眼屋里的郡主,心中暗自感叹:郡主真是厉害啊,连身边的丫鬟都如此精明能干。

    不过这是董香自己选的路,宋时妤心中暗自思量。对于大丫鬟关于董香的询问,她都敷衍了事,说自己是个新来的小丫鬟,不知道祖母房里大丫鬟以前的事情。她年纪小,长得又漂亮,但因为年纪太小,自然不会对郡主构成威胁。毕竟周三爷再怎么荒唐,也不会看上一个小豆丁似的小丫鬟。因为她没有威胁,而且祖母对她态度也不同,所以大丫鬟对她也格外和气。

    虽然大丫鬟出身宋王府,但对宋时妤并没有高傲的态度。两人并肩走在府邸的小径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徐徐吹过,带来一阵阵花香和草香,让人心旷神怡。两人并没有冲突,大丫鬟见宋时妤得到郡主的赏赐却没有惶恐之色,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好感。知道她是个心无城府的小丫鬟,便更加放心地与她交谈起来。

    “以后在祖母面前,还望郡主多为我说几句好话。”大丫鬟画书温和地对宋时妤说,她的声音轻柔而悦耳,仿佛春风拂面一般让人舒适。她看到外面美貌的丫鬟来来往往,阳光明媚,微风徐徐,院子里还残留着世家盛会的喜庆气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宋时妤连忙说:“姐姐这话说的不对。郡主是祖母的亲儿媳,祖母疼爱她还来不及呢,哪里需要我们说好话?姐姐不知道,祖母因为郡主出嫁,高兴得不得了,经常说郡主招人疼爱,以后要像亲女儿一样疼爱呢。”这是祖母的亲口话,所以宋时妤说起来毫不费力。大丫鬟听了这话,眼睛一亮,显然对祖母的态度感到十分欣慰。

    宋时妤又接着说:“姐姐难道不知道,我们家祖母最慈爱了。看大夫人、二夫人就知道了,最疼媳妇儿了。郡主嫁到我们家,祖母肯定会像疼爱亲女儿一样疼爱她的。”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祖母的敬仰和对郡主的祝福,让画书听了心中十分感动。

    “你这小嘴真甜,让人听了心里舒服。”画书笑着说道,她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显然对宋时妤的话十分满意。她知道了祖母对郡主的态度,心中也安稳了许多。看到宋时妤抿嘴微笑的样子,她心中不禁有些动容,觉得这个小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聪明伶俐。

    “以后我们家郡主常来向祖母请安,我们也能经常见面了。都是为主子服务的人,你既然叫我姐姐,那我就叫你妹妹吧。以后你可以叫我画书姐姐。”画书显然是郡主身边得宠的人,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亲切和友善。宋时妤无心与周三爷有什么瓜葛,所以也没有刻意奉承。但大家都是府里当差的人,她也不会拒绝画书的好意,于是就叫了一声姐姐。

    画书也笑了,从雪白细腻的手腕上摸下一个翡翠镯子塞到宋时妤手心里说:“这是姐姐的见面礼,妹妹可不要嫌弃哦。”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仿佛是在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