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秋常在轻声对绯晚说:“昨天得的珠宝,我已经挑好了两支钗,上头珍珠又大又润,稍后就给贵人送去。” “那倒不必。陛下赏你的,你便留着。以后赏赐多得放不下,再送到我那边去也不迟。” 绯晚笑着婉拒。 她看得出,秋常在是真心的。 昨晚侍寝之前,秋常在还特意打发人来问她,许久没伴驾了不知道陛下喜好,问该注意些什么。 绯晚便告诉,少说话、别主动,温顺陪伴为先。昨天太后回宫之前,皇帝白天去观澜院的时候,绯晚便感觉到了皇帝隐藏的不快。 她不知皇帝为什么不快,但知道他需要纾解,需要安静的陪伴、舒心的消遣。 就像她第一次去辰乾殿侍寝一样。 越主动越被反感。 反而是安静温顺更讨他喜欢。 今日看来,秋常在应该是表现不错,过程很顺利。 “姐姐喝茶。” 绯晚给秋常在杯中添了点茶,推过去。 “多谢贵人。” 秋常在如饮酒,一饮而尽。 这声贵人,彼此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是指绯晚的位份,而是指她相助的恩情。 喝了这杯茶,以后,就是一起博君恩的“同伙”了。 几个人在这里说悄悄话,因为殿中人多热闹,倒也没惊动旁人。 一时到了午间,试菜告一段落,贤妃也的确是乏了,众人才渐渐散了。 绯晚没有走。 借口跟贤妃讨要调养身体的药膳方子,留了下来。 贤妃很给面子,请她到内室里喝茶。 “娘娘辛苦,合该自己也多多调养才是。您身体康健,咱们宫里才能安稳。” 拿了一张方子,见贤妃脸有疲色,绯晚温柔劝告。 这话贤妃爱听。 笑道:“本宫虽累,精神倒是极好,你放心就是。有个笑话说给你听——” 她告诉绯晚,今早有位致仕却声望颇高的老大臣,往御前递了折子。 痛批京中文士奢靡成性,借着赛诗会、游园会攀比炫富,会上一只酒杯、一领坐席都是价值千金的古物,更别提山珍海味、歌姬舞伎的开销,还有官员参与其中,实在是世风日下,带坏了民间风气。 老大臣说,江南水患,西部灾荒,流民处处,鬻妻卖子,那些酸腐文人还在醉生梦死,实在畜生不如! “你猜怎么着,那几期赛诗会的发起者,便是浣花公子那群人,号‘京都四君子’的家伙。他们也配称君子,嘁!” 贤妃笑得眉眼俱开。 忽然想起什么,又连忙找补一句:“不过,他字写得确实不错,本宫倒很欣赏。” 字帖一事,彼此都心知肚明。 但是也不能太明显说出来。 她刚让绯晚练浣花公子的字不久,这里又嘲讽人家,可见是利用绯晚,搞得怪不好意思的。 绯晚故作迟钝,只当没看出她的小尴尬。 顺着话头道:“原来他是这样的人么,以诗会友,重在风骨,怎么变成炫富了?怪道陛下不喜欢他。” 贤妃道:“正是呢!听说,陛下看了折子很生气,已经责令亲友牵涉其中的官员闭门反省了,罚他们半月不许上衙上朝,还要他们捐资赈济江南呢! 陛下说,既然有银子办诗会夸富,怎么没银子爱护灾民?他们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吗? 这回可有很多朝臣倒霉呢,谁让那赛诗会办得声势浩大、文人众多……” 贤妃说了一溜朝臣的名字。 赵首辅派系几乎三成的人都在其中,还有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等分量很重的人。 半个月不许上朝上衙,等他们再回来,怕是很多事都已经变了。 跟前无人。 只有贤妃心腹灵珑伺候在门口。 绯晚轻声说了一句:“恭喜娘娘。” 贤妃悠然一笑。 眉心一点花钿夺目耀眼,很像她此时鼎极的风光。 朝臣受罚,恭喜贤妃做什么?其实大家彼此都明白。 赵首辅一系越不稳当,皇后就越不稳当。 绯晚知道,这老大臣上折子怒斥一事,必定是镇国公府的手笔。 也是贤妃推荐浣花公子字帖之后的连招。 先让皇帝厌恶那群朋党,再搜集他们不法的证据,寻机发难。 国公府连环招打得巧妙。 第(2/3)页